“灭火哥”和他的义务消防队
吉林省长春德惠市岔路口镇,尹维增带着6名二十出头的消防队员,沿着镇里的主干公路跑操,半个小时后大家再回到消防队里洗漱、吃早餐。只要不外出,他每天早上都会带着队员跑操。
一米七,平头,戴眼镜,有东北人特有的大嗓门今年49岁的尹维增和他的农民消防队15年多来灭火1100多起,分文不收,网友们称赞他是农村最犀利的“灭火哥”。
我这8吨的油槽车装的是水就能灭火了
义务消防队在岔路口镇主干路一侧的二层小楼上,尹维增一家人和6名消防队员都住在这。楼前是1800平方米没有栅栏的场院,停放着3台消防车,养着30多只鸡和一只大白鹅,一派农家景象。紧贴公路边的是尹维增经营的加油站。
德惠市义务消防队是2002年3月成立的,成立的一个月前,尹维增开着油槽车去岔路口镇岔路口村送油,看到一户村民的3间草房着了火,听着女主人撕心裂肺的哭喊,尹维增心里一阵酸楚:“我这8吨容量的油槽车里如果装的是水,就能帮助灭火了。”
村民家家户户都有草垛、柴火垛,逢年过节又喜欢放爆竹,火灾隐患很多。如果发生火灾,德惠公安消防支队的消防车赶到各镇至少需要1个小时。在农村,房子和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当地人说“火烧当日穷”。
“老百姓挣点钱不容易,这里离正规消防队又那么远,远水救不了近火,所以我一定要坚持做这个义务消防队,随叫随到,不收百姓一分钱”,为这句话,尹维增做了近13年。
“尹队长不知道给咱老百姓灭了多少火”
尹维增真的把自己价值8万多元的油槽车改造成消防车了,还征召了5名消防队员。为熟悉道路能及时赶到出火点,2004年,尹维增还带队员用两个月跑遍了4个乡镇的51个行政村。
他自己印制名片,将义务消防队的手机号、住宅电话号,通过镇政府利用多种渠道向社会公布。为保证消防车在起火点附近及时补水,他还请中学地理老师,制作了一张农村消防专用的地图。
消防队成立一个多月后,尹维增带着两名消防队员第一次出勤灭火,穿的是自己平时的衣服,没有任何防护措施,放水带、把水枪一系列程序都不熟练,“费了好大劲儿才把火灭了”。
事后,尹维增找到德惠市公安消防大队,大队安排人对他的消防员进行了专业培训,并在装备器材上支援他。消防大队里有培训时,常叫上尹维增和他的队员参加。
长春市公安消防支队政委赵子魁说,长春市每年就有近80%的火灾发生在农村,农村的消防工作基本是个空白点,救火基本上依赖县城的消防队,尹维增的义务消防队是对现有农村消防工作的有效补充。
义务消防队服务于德惠市朝阳乡、五台乡、岔路口镇、大房身镇4个乡镇51个行政村的22万多人口。截至今年11月18日,义务消防队共灭火1100多起,个人投入共260多万元。
“有了尹维增的义务消防队,附近几个镇子的村民们心里就有底儿了。”一位曾接受过尹维增免费灭火服务的村民说。当地农民赵文波回忆:“这么多年来,尹维增不知道给咱周围的百姓灭了多少火,他从来不收一分钱,人家日子过得好好的,没动过咱们老百姓的心思。”
现在岔路口镇方圆几十里,人们都习惯称呼他为“尹队长”。
每年过春节,一家三口都穿消防服
尹维增说,每年春秋季节都是农村火灾高发期,他和消防队员们经常穿着消防服睡觉。每年春节,他担心村民放烟花点燃草垛、柴火垛,一家三口都是穿消防服度过的。
去年春节,长春市公安消防支队宋洪峰支队长给他打电话说,“老尹,你辛苦了,给你拜年。”当时他激动得流下了泪来,“这说明我的付出得到了人们的理解。”尹维增的妻子杨俊华在建队之初甚至和他闹离婚,现在也自愿参与灭火了。
尹维增的儿子尹显光今年28岁,已经当了3年的消防队副队长。起初,他担心儿子是否有能力胜任,经常自己报假警,“我要求队员接到火警,两分钟内就要穿好衣服出发。穿不上衣服,就抱着衣服跑。我就是想看看他管得行不行。”
尹维增常告诉儿子:“我不会给你留太多钱,我小时候家里特别困难,是靠邻居们接济才长大的,所以我挣了钱就想回报社会。”13年来,尹维增开加油站维持消防队日常开支,生意也越来越好,每年收入30万到50万元。去年开始,他又成立了米业公司,“两个买卖足够养活消防队,还有结余改善生活质量。今年我买了一套带点唱机的音响,没事时全家一起唱卡拉OK。”
尹维增说,常做好事,运气就好。义务消防队成立近15年来,尹维增和队员们从未受过重伤。今年11月初,尹维增获公安部“热心消防公益事业”先进个人称号并奖励30万元。尹维增把奖金直接汇入了吉林省消防总队的账号,计划在消防总队帮助下再购置一辆设备更先进的消防车。据新华社、中国青年报、新文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