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山区聚焦重点,高效推动扶贫工作落实

2019-8-26 10:55:52 新闻来源:中国消费网

鹤山区认真落实“扶贫工作必须务实、脱贫过程必须扎实、脱贫结果必须真实”要求,围绕年度目标,凝聚各方力量,整合各方资源,扎实开展了“三促三防”“三推三强”等专题活动,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突出抓信息提质增效

  一是科学谋划部署。组织乡镇认真学习了《河南省扶贫开发办公室关于进一步提升建档立卡相关工作质量的通知》文件精神,召开了建档立卡贫困户收入大核查和问题整改工作专项会议,明确了工作总体思路。二是严格标准程序。利用河南省精准扶贫信息管理平台,将通过数据比对分析得出的各类异常问题分发到乡到村,组织帮扶责任人按照标准逐户逐人进行核实。三是加强监督管理。及时通过数据比对分析,结合所上报的特殊情况,查看系统实际整改进度,确保问题整改彻底、取得实效。全区建档立卡提质增效工作共排查了2631户,发现“扶贫对象信息与实际不符”835户,已全部整改到位,未发现“稳定脱贫标注”不准、程序不规范情况。

  (二)突出抓产业发展

  按照新发展理念,坚持绿色扶贫,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光伏发电、九头艾种植加工、特色种植养殖等特色扶贫产业,筑牢脱贫根基。乡村旅游产业方面,培育了旅游扶贫重点村5个,东齐村被评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王家辿红油香椿被评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累计引进旅游带贫企业12家,发展农家乐、民宿客栈28家,实现旅游产业直接就业270人。光伏产业方面,5.6MW光伏扶贫项目安全运行一年半,实现全区无劳动能力贫困人口和易地搬迁贫困户光伏扶贫全覆盖。九头艾种植加工产业方面,种植规模达3000余亩,加工基地带贫能力持续提升,成为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产业扶贫典型,累计带动500户贫困户增收。特色种植养殖产业方面,发展金凤岭等花木种植企业、绿洲牧业等养殖企业、缇香谷等农产品基地23个,实现了与乡村旅游产业并联耦合发展。通过实施光伏扶贫、到户增收、金融扶贫等项目,实现了贫困群众产业帮扶差异化全覆盖,户均增收措施2项以上,坚持开发式扶贫与保障式扶贫有机融合统一,贫困户年户均直接增收2200元。

  (三)突出抓就业带动

  转移就业方面,开展了“春风行动”“春暖行动”“就业援助月”等就业专项行动,全区2857名有就业能力且有就业意愿的贫困群众全部实现就业,转移就业率达100%。一是积极举办用工招聘会。抓住春季出行用工高峰期,积极与企业进行对接,举办现场招聘会,提供1000多个就业岗位,发放宣传资料3000余份,现场接受咨询1000余人次。二是积极开展就业援助,不断推进就业援助常态化,实施政府购买服务托底安置就业困难人员,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共安排建档立卡农村贫困劳动力公益性岗位209人。三是积极组织就业培训,核实现有贫困家庭的求职意向与培训需求,对贫困家庭中有就业意愿、就业能力的劳动者,通过劳务输出、专场招聘活动、就近吸纳、自主创业等就业途径,实现每户至少有一人转移就业。

  (四)突出抓“四个不摘”

  坚持多措并举强力推进脱贫攻坚工作,以持续帮扶巩固提升脱贫成效。一是坚持摘帽不摘责任,保持干劲不懈、工作不断、机制不乱,继续完成剩余贫困人口脱贫任务,巩固提升脱贫成果,贫困村摘帽、贫困户脱贫后,仍有脱贫责任组和帮扶责任人负责开展工作,原分包责任保持不变。二是坚持摘帽不摘政策,攻坚期内脱贫摘帽前后,产业、就业、金融、教育、医疗、住房等相关政策内容不变、标准不减,保障了扶贫政策的延续性。三是坚持摘帽不摘帮扶,贫困村出列后,攻坚期内各帮扶单位定点帮扶关系保持不变,驻村工作队、驻村第一书记、脱贫责任组不撤离,帮扶力度不减,继续巩固提升脱贫成果。四是坚持摘帽不摘监管,摘帽后更加注重防控致贫返贫风险,对已脱贫的贫困户和困难群众进行动态监测并及时预警,发现返贫风险及时采取帮扶措施,确保脱贫户不返贫。




  声明: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编辑QQ:2383424132 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Copyright © 2000-2013 武汉热线 http://www.wuhanrx.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