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持续提高基础数据质量。加强信息员培训学习,建立三级信息审核制度,村级信息员审核村级数据,乡级信息员审核乡级数据,区级信息员抽查数据,确保基础数据质量。利用周四访贫帮扶日对全区各个村开展全覆盖信息指导督查,确保做到机表卡一致。利用国办及省办双系统,实时监测以往年度脱贫户达标情况,对存在疑似有返贫倾向的贫困户加大帮扶力度,落实帮扶措施,巩固脱贫成效。
(二)持续强化产业扶贫。在全区开展“产业扶贫提升年”活动。按照种植业、加工业、养殖业和乡村旅游四大产业谋划重点产业扶贫项目11个,资金规模3420万元。其中,特色种植养殖项目1个,资金规模1100万元;特色加工项目2个,资金规模360万元,乡村旅旅游及配套项目7个,资金规模1940万元;其他项目1个,资金规模20万元。待定项目5个,资金规模970万元。储备项目8个,资金规模2460万元,谋划产业项目资金规模共计6790万元。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农业专业合作社和创业致富带头人带动作用,每个乡镇成立一个集体经济合作联社,每个村组建一个村集体经济组织,保持脱贫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达到5万元以上。利用好企贷企用资金收益,为贫困户购买防返贫保险(大概80元),防止已脱贫群众因意外返贫。
(三)加快促进转移就业。大力开展劳动力技能培训,保持脱贫户中有就业能力和就业意愿的劳动力培训率达到100%。对有劳动能力和外出务工意愿的脱贫户,继续做好劳务输出、岗位对接等服务,帮助实现稳定就业,增加工资性收入。对劳动能力偏弱或因家庭原因无法外出务工的脱贫户,通过提供公益性岗位、扶贫基地带动等多种方式,帮助实现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