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鹤壁】鹤山区丨“四项举措”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效

2019-12-25 10:58:17 新闻来源:中国消费网

   一是培养头羊头雁,增加村集体收入。鼓励能人到村任职,董金光、毕秋生、康天平等成功人士“头雁”回归到村任职,带领发展村集体经济。吸引能人回乡创业,原建军、种永杰等分别在土门村、狐尾沟村村创办农业种植企业,发展特色种植养殖产业,并与村集体经济建立利益联结关系。培育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育了李利红、王万军等本土人士,成立了无影山、古辿等合作社,发展土鸡养殖、香椿种植等特色产业,促进村集体增收。

  二是创新光伏收益分配,激发内生动力。创新了光伏扶贫项目收益分配模式,制定了“按劳分配,以奖代补”的分配方案,鼓励引导贫困群众参与公益劳动,积极主动参加村集体劳动,通过干力所能及的活获得光伏收益,避免了简单发钱发物“养懒汉”,同时解决了非贫困户心理不平衡的问题,激发了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

  三是推行五化工作法,高效推动工作。责任具体化。该区梳理了覆盖区级、行业部门、乡镇、村四级共11类、64项责任清单。任务台账化。制定了工作台账和问题整改台账,实行销号制、清零制、定期调度制,确保各项工作和问题整改全部落实到位。推进节点化。按照环环相扣、紧密衔接的原则,科学合理设置工作节点,以天保旬、以旬保月、以月保季、以季保年。调度机制化。进一步规范完善分层次、全方位的脱贫攻坚调度机制,推动任务落实。督查常态化。建立了定期督查巡查、定期通报、督查问责“两单制”等机制,确保脱贫攻坚工作健康运转。

  四是与群众结亲交友,筑牢干群鱼水情。该区开展了“访万家门”“送万家福”“交万家友”等结亲交友活动,真正将走访群众视为亲人,真心实意地为贫困群众考虑问题、解决困难,让广大群众感受的温暖,愿意把干部当做自己的亲人,拉近距离、增进血肉联系,树立了良好的亲民形象。如:鹤壁集镇古楼河村责任组向群众承诺“你有困难我来帮、同心同力一起奔小康”,确定了每周四为“走亲日”,帮扶责任人到贫困户家中访贫问苦、宣传政策、联络感情,群众获得感较强、满意度较高。




  声明: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编辑QQ:2383424132 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Copyright © 2000-2013 武汉热线 http://www.wuhanrx.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