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年初,一场因人而至的“天灾”,冲乱了庚子新年的喜庆,也打断了中国社会发展的脚步。这是一份意外的考卷,摆在我们所有人面前,每个城市,每个企业,每个组织,每个人,无一幸免。在这场考验之中,有人偷奸耍滑,遭人唾弃;有人勇于承担,用爱谱写了一首首希望之歌。
我将通过一个企业公益模型对疫情期间各个国家、组织、品牌和个人品牌在疫情期间的表现进行研究,取人之长,总结了如下四个品牌建设方面的建议,请大家批评指正。
我首先给大家分享两个新名词,一个是“自限性疾病”,一个是“共情伤害”。
很多人问,“目前爆发的新冠肺炎尚无特效药,为什么许多患者能治愈出院?”
新冠肺炎属自限性疾病。就是当疾病发展到一定阶段,人体自身会产生免疫抗体,从而逐步康复。所以,提升自身免疫力才是防控疫情的重要措施。
我再说说“共情伤害”。
“共情伤害”是一个心理学概念,意思是当你长期大量地关注灾难信息,由同情心导致的代入感,这就是共情,这种共情会伤害你的心理健康,会让你抑郁、焦虑、愤怒甚至精神崩溃。
撰写《南京大屠杀》的美籍华人女作家张纯如即是在此境况下自杀的。
大家关注疫情信息是应该的,但是如果过于关注,天天在朋友圈刷疫情的消息,那么大量的谣言、戾气和煽情的信息,会让你压抑得喘不过气来,心理的压力会导致身体的压力上升,直接导致身体的免疫力的下降,这是非常危险的,因为免疫力下降就容易被病毒感染!
因此,建议大家每天只要通过正规媒体适当关注就可以了,这样可以从这种“共情伤害”的感觉中走出来。多读书,多和家人聊天交流,多在家里做做运动,也可以唱唱歌和瑜伽等室内运动,晒晒太阳,或者来群里听听直播,就能保持更好的身体状态和精神状态。
第一章
用爱赋能,提升品牌
找到真实痛点。每逢灾变发生之后第一件事必是捐款,此次疫情也不例外,国内各企业纷纷慷慨解囊、捐款捐物,其中腾讯捐款15亿、阿里捐款11亿,另外还有百度、美团、恒大、招行、吉利、格力、快手、飞鹤、碧桂园、万科、融创、携程、伊利、美的等企业捐款过亿。虽然还有很多的企业捐款捐物,但都没有形成大的传播效果。
在疫情之中,对于武汉来说,钱并不特别缺,而“口罩、防护服”等物资显然更加亟需,因此一大批爱心人士纷纷跨国采购,曹德旺先生第一时间动员海外机构帮忙买口罩、防护用品,刘强东先生也在第一时间捐赠100万个口罩跟6万件医用用品支援武汉,随后更宣布不管哪里发生了灾难,临近库房的管理人员无需向任何人回报,有权且必须捐出库房里所有的灾区所需物资而深受好评。另外,某某从某国人肉“带货”捐赠这样的新闻更是屡见不鲜。
又比如民政部基层政权建设和社区治理司司长陈越良表示,社区防控是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关键环节,他说:“技术支持很重要,我在这里也恳请一些大的网络公司,比如腾讯、阿里巴巴,能不能开发一下社区公共软件,提供给社区工作者使用,一个有益的公益软件比捐10个亿还管用。”对此,腾讯和阿里巴巴在立刻做出表态,腾讯海纳推出社区电子出入证功能,通过线上远程办理,线下无接触核验,判断人员通行权限,记录体温、判别高危人群,并促进全体居民申报健康信息,实现政府部门分级查看疫情数据。阿里巴巴推出免费的智能社区疫情防控小程序,可以帮助社区一线工作人员完成出入登记、健康打卡、疫情通知等工作,更推出推出“大数据疫情监控云屏”,目前全国已有800多个县市开通使用该服务。
捐赠,也要差异化。最近大火的老乡鸡品牌也捐出了独特“产品”,其为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武汉第四医院古田院区、武汉第六人民医院、武汉协和医院等十多家医院医护人员免费送餐的行为获得了无数的好评,一时间,老乡鸡#最好的一顿饭#微博话题迅速攀升,阅读量超8000万次,讨论量近5万次,无数网友为老乡鸡雪中送炭的行为点赞。
发挥特色,提高认知。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疫情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出力,比如菜鸟不仅协同全球物流合作伙伴开通免费快速运输通道,将阿里巴巴集团公益采购、海内外捐赠的疫情防控物资及时配送到重点疫情地区。同时,菜鸟也为B2C、B2B的网络购物提供“不打烊”的配送服务,有力保障防疫医疗物资和居民生活物资的供应,为疫情防控、市场保供工作贡献一份力量。我相信大家还看到过很多次农民兄弟为武汉捐赠蔬菜的新闻。发挥自身特色的行为不仅是帮助他人,更是展现自身的机会,相较于捐款,利用自身优势做出的帮扶行为对品牌认知的提升更大。
疫情之下,因为大爱,他们做出了善良的行为,也是因为大爱,他们收获了大众的赞誉,赢得了品牌美誉度的大幅提升。然而还有一些机构因为缺乏爱而做出的一些行为则令企业陷入负面之中。
偷奸耍滑,因小失大。在一二线城市有过租房经验的人群大多被房屋中介伤害过,近期蛋壳公寓深陷舆论危机之中,被指“左手收租右手强制房东免租”,更涉嫌合同期内无条件强制赶走租客,引来骂声一片。大胆推断,蛋壳公寓由于自身资金出现问题,拖欠了本应付出的房东费用,只好以疫情以减免租客房租为理由希望得到房东的支持,但被公布于众,导致因小失大,虽然近期发布长文解释,但造成的恶劣影响已成现实。企业经营需要诚实守信,遇到问题也要正面面对,以疫情为借口,不仅没迈过这个门槛,还被狠狠地绊了一跤。
自作聪明,恐被唾弃。2月10日,春节复工的第一天,新潮传媒宣布减员500人,占总员工数的10%,其中包括20名管理干部,另外高管集体降薪20%。裁员本是企业自主行为,本无可厚非,但借疫情之名则有些过分,何况新潮传媒账面还有10亿资金。新年伊始,又在疫情的高压下和K歌之王等一些线下企业被迫停业的悲观情况下的高调进行,更加重了阴霾的情绪,导致被大众误解也是无法避免。《孙膑兵法·月战》中写道:“天时、地利、人和,三者不得,虽胜有殃。”我们可以理解为,因为缺少天时和人和,即使新潮传媒实现了目标,也损失了品牌。
新潮传媒的大股东顾江生又通过我在湖畔的大群里发布了一则消息:
各位同学:疫情期间各位同学出钱出力抗击疫情,为表达对大家的敬意,@一辈子只做家具--顾江生 携手新潮传媒,捐出100亿广告给各位奉献爱心的同学企业!
赶紧来免费投放公益广告吧!此次疫情爱心企业捐多少善款,新潮传媒就送多少广告,最高刊例5000万!
新潮传媒将联合各爱心企业在全国100座城市的60万部电梯智慧屏上,传递正能量!
请各位有需要的同学和@一辈子只做家具--顾江生 联系。为老顾点赞!
我觉得这个做法就比之前的裁员事件处理得漂亮得多,值得大家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