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新能源汽车普及,充电基础设施“质变”正当时

2024-3-16 19:44:47

     刚刚结束的2024年全国两会,有5处直接提到“汽车”,“汽车元素”比任何一年都要突出。其中,新能源汽车成为其中的重中之重,提及的“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占全球比重超过60%”、“电动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新三样’出口增长近30%”都是如此。

    正如中国汽车报总编桂俊松所说,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全球汽车产业转型的引领者,成为国家促进消费、拉动内需的引领者,以及中国稳定出口的引领者。

    数据来源:中国汽车工业协会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新能源汽车的加速普及就变得非常重要。如何实现这一目标?在最近举行的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上,华为董事、华为数字能源总裁侯金龙提出重要建议:“产业界需要加快建设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促进电动汽车快速发展和普及。”

    华为董事、华为数字能源总裁侯金龙

    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高”在哪里?

    那么问题来了,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到底“高”在哪里?

    之于用户,这个“高质量”体现在充得上、充得快、充得好,分别对应的是目前困扰新能源车普及的三大痛点。

    充得上,就是要求充电基础设施布局合理,用侯金龙的话来说就是“出得了城,下得了乡”。对于很多电动车主来说,比较困扰的是电动车在城区内通勤还可以,但是一旦到了郊区或者跑长途就会面临充电桩太少的痛点。对此,侯金龙提出可以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建设、统一监管”的原则聚焦城际出行、专用场站、城市公共、驻地这四大场景,加快建设以超快充为主的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

    为什么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要以超快充为主?答案就是:“快”!笔者曾经去北京的中国石油北投冬奥村超级充电港进行过实地体验,其采用华为新一代全液冷超充,最大功率600kW,实现了“一秒一公里”的极速补能,电动车充电像加油一样方便已经落地。

    除了快之外,超快充的充电基础设施还能充得好。例如,华为新一代全液冷超充不挑车型,一次充电成功率99%以上,而且液冷系统可以让充电主机以低于55dB的静音状态运行,大大提升了用户的充电体验。

    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不仅重构了用户的充电体验,还刷新了充电基础设施运营商的体验。由于买了电动汽车,笔者实地考察过居住地附近的充电桩,很遗憾,即使是在首都,充电桩的质量也参差不齐,有很多号称是快充桩,但实际充电功率只有60kW,而且损坏率也很高。

    运营商们之所以不愿意投资超快充,很大程度上是觉得超快充基础设施投资大,担心回报。实际上,这是一种误解。华为数字能源某专家曾经算过一笔账,福田某充电站通过华为超充替代传统低价设备,整站CAPEX增加了20%,但是充电量提升了10倍,ROI从8年缩短到了3年。他认为,企业按照每瓦多少钱去衡量设备成本是一个错误,因为充电网络是一个动态生意,生命周期的充电量更重要,单站CAPEX不是最关键的指标,充电度成本才是科学的收益测算指标。

    站在运营商的角度,尽早选用超快充,就可以提升充电基础设施质量,更好地吸引用户,提升用户充电满意度,由此形成良性循环。因为,对于用户来说,超快充的体验是“旦用难回”,一旦习惯了超快充,没人愿意再用慢充。

    一“子”落而满盘活

    更重要的是,超快充可以让电动汽车充电全链条的各方都能受益。侯金龙表示,以超快充为主的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将为车主、运营商、车企、电网企业、政府等各方带来收益。

    车主和运营商的收益如上所述。对于车企来说,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的完善将能打消用户的续航焦虑,推动电动汽车的销售。客观来说,现在不少车企自建充电基础设施是一种为了更好地销售电动汽车的无奈之举。充电基础设施作为一种公共基础设施,应该统一规划和建设,这样可以避免资源浪费,更好地利用资源。

    其实对于车企来说,超快充的充电基础设施的完善,也能降低车企的造车成本。想象一下,当用户可以十几分钟就能充满电,电动汽车就不需要配置太大容量的电池,这一方面可以减轻整车重量,提升整车能效,而且也能增加车内空间,还可以大幅降低整车成本。举个例子,A级车已经具备向超快充演进的时机,400公里续航足以满足日常出行需求。如果车企将现有1C或2C的60度电普通电池更换为40度电的4C超快充电池,将大幅降低整车成本和重量、提升充电能效。在实现“一秒一公里”的超快充体验的同时,还能享受“度电十公里”的高能效。

    充电基础设施迈向光储充一体化以及智能化,更是打开了新的想象空间。未来对于园区来说,通过云端的统一协调管理,可以实现电网、光伏、储能、车辆、生活负荷的高效协同,这种园区微电网的价值是巨大的。对于车主来说,也可以通过V2G(车辆到电网)的方式获益,即在波谷时充电,波峰时向电网馈电售电。充电基础设施的全面智能化,也将实现“云站桩车”四层协同,高效使能车桩协同、电网互动、全数字营维,无论是运营商还是电网企业都将获益匪浅。

    超快充的充电基础设施,同样可以让政府受益。深圳市是一个很好的样本,2023年6月,深圳宣布启动超充之城,当年就建成超充站161座,截至今年3月1日,深圳已经建成超充站239座,在建75座。2024年该市力争建设超充站达1000座。此举不仅进一步加速推动深圳新能源汽车的普及,而且以“超充”为代表的充电端建设和以“虚拟电厂”为代表的能源供给与调配改革,在提升电力资源利用效率上将能发挥积极作用。

    因此,加速建设超快充为主的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是推动新能源汽车普及这个全局中的关键落子,可谓是一子落而满盘活。

    后记:充电基础设施“质变”正当时

    充电基础设施“质变”正当时,因为这是大势所趋。

    首先,是满足用户需求的必需。《2022年中国新能源汽车用户调研》显示,在新能源汽车用户使用不满意因素中,续航能力不足、充电时间过长、充电不方便位列其中,在用户不计划购买新能源汽车的主要原因中,续航里程太短、充电桩太少、充电时间慢位列前三。显然,加速建设超快充为主的充电基础设施,将是解决这些痛点的必由之路。

    其次,是技术发展使然。超快充的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正当时,一方面是电动汽车向超快充路线发展的大势所趋,业界主流车企都正在加快超快充车型的上市步伐,目前超快充新车持续发布,定价已经下探到15万元,未来会不断下沉到更低区间的价格带,预计到2025年,市场上会有超过150款以上的高压超快充车型。另一方面,是全液冷超充桩技术的成熟,上面提到的华为新一代全液冷超充桩不仅可以实现“1秒1公里”的补能,而且有15年以上超长寿命,对比传统风冷桩,无需定期除尘,可以实现日常“零维护”,电能利用率的提升也让运营商有更好的投资收益。

    当然,充电基础设施的质变,也有政策的强力推动。去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构建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的指导意见》。在今年的全国两会报告中明确提出“出台支持汽车、家居、电子产品、旅游等消费政策”,其中的汽车很大比重是新能源汽车,而要想推动新能源汽车的普及,加速超快充为主的充电基础设施是前提。在全国两会报告的“稳步推进农村改革发展”中,更是明确提到了“加强充电桩、冷链物流、寄递配送设施建设”。

    针对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电动汽车的普及,侯金龙向业界提出了四大呼吁:

    (1)建设以公共充电场站为主的充电基础设施体系,解决驻地场景充电安全管理和电力配套部署难题;

    (2)新建公共充电设施系统,在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建设、统一监管的基础上,以面向未来支持演进的超快充充电网络为主,实现高质量发展;

    (3)车企加快A级车和商用车超快充车型的规划,加速电动化普及;

    (4)社会各界对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的建设给予便利与支持,包括提供10年及以上的地租、快速高效的供配电保障,推出相关金融创新产品等。

    这些都是非常中肯的呼吁和建议,华为数字能源自己也身体力行,不仅有业界领先的高压动力域解决方案和新一代的全液冷超快充方案,而且提出2024年与客户和伙伴共同部署超10万根超快充充电桩的计划。

    可以预计,在方向清晰,以及业界的共同努力下,充电基础设施将能加速质变,成为支撑新能源车加速普及的基石。




  声明: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编辑QQ:2383424132 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Copyright © 2000-2013 武汉热线 http://www.wuhanrx.com All Rights Reserved